臉書粉絲專頁: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投資封神榜》墨比爾斯 人氣比巴菲特還旺

【經濟日報╱記者 劉道捷】

當代投資大師中,號稱股神的巴菲特名氣最大、鈔票最多,但是,說到在投資人心目中的人氣,巴菲特遠遠不如一位頭皮上牛山濯濯、頭皮下智慧如海的大師。

這位大師就是大家尊稱「新興市場教父」、長相酷似已故光頭影帝、電影「國王與我」男主角尤伯連納的馬克.墨比爾斯(Joseph Benhard Mark Mobius)。

妙的是,早年他念大學時,主修的竟然是藝術,學過表演,上過舞台,立志將來要當戲劇導演和電視導播。不料後來不知道是機緣湊巧還是不巧,他沒有走上舞台,也沒有踏進電視攝影棚,反而一頭(當然是光頭)闖進遠東,在股市投資天地裡開拓燦爛的事業生涯,成就崇高的名聲。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和海外的金融市場一團糟,金融問題已殃及經濟。短期內,失業率將上揚,商業景氣
轉弱,報紙頭條仍會怵目驚心。所以,我已不斷買進美股,是用自己的帳戶。以前除美國
公債外,我沒有別的投資。(這不包括我在波克夏公司的持股,那已預定捐出來做公益。
)如果價錢仍具吸引力,我波克夏以外的資產很快會全部轉成美股。

為什麼?有個簡單的買進規則:別人貪婪時應恐懼,別人恐懼時應貪婪。現在瀰漫的是恐
懼感,即使投資老手也逃不過。投資人提防借貸比率過高或競爭力弱的企業是對的,但對
許多體質健全公司的長期展望憂心忡忡卻沒道理。這些企業的獲利偶爾會打嗝,但多數大
公司會在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後締造新的獲利紀錄。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設所有美國企業都是被龐大的「既得利益」(Gotrocks)家族所擁有(這裡指的就是廣大投資人),長久以來家族成員彼此之間和樂融融,且隨著企業成長,擁有財產總值也越來越多。然而這時,想分一杯羹的人卻陸續出現了,他們披著羊皮,口若懸河地開始提供服務。

首先跳出來的是「券商幫手」(Broker-Helpers)。他們開始說服家族成員用技倆擊敗他們的親戚(以特定價格買下其他投資人手上股票,然後以特定價格轉手出售)。幫手的動機就是爲了賺取佣金。以整體來說,該家族還是擁有整個美國企業,這項交易只是重新調整成員之間的持股比例,但家族總體所得卻降低了,因為每年投資利潤還必須扣掉付給「券商幫手」的交易成本支出。(當然,券商幫手並不會告知「交易越頻繁、獲利就越少」的事實,因為唯有增加交易量,才能增加券商的獲利)

很快的,家族成員發現在這項「兄弟鬩牆」遊戲中券商的表現不佳。他們推測可能是不會選股的關係。於是新幫手:「經理人」,打著專業的名號出現了!他們告訴家族成員「光靠自己是無法戰勝其他親戚的!」,家族成員於是僱用經理人來執行交易。只不過,經理人卻是利用增大交易量、並和券商幫忙者一起合作來獲利。這時,原本大餅中很大一部分,都跑進券商和經理人這兩類幫手的荷包裡頭了。

家族成員日益不滿,因為身為出資者的他們,都已經委託基金經理人來幫忙了,可是財務狀況卻愈來愈糟糕。他們推測最大的原因出在於:自己可能沒有挑選好基金經理人的能力。

此時,所謂的「財務規劃師」和「投顧機構」跳出來了,指導既得利益家族來挑選適合的基金。看到這裡,或許會有聰明的投資人會質疑:這個家族既不懂得挑選合適股票、也不懂得找選股高手,他們又如何能期待找到合適的顧問呢?既然既得利益家族還沒想到這個問題,他們的顧問幫手當然不會主動提及。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取材自財富雜誌於1999年中刊登巴菲特的文章,其中巴菲特警告投資人注意科技泡沫
,並預言在可預見的未來股市的投資報酬率頂多能維持個位數。

不論是在公開的演講、每年寫給股東的信或是股東會,巴菲特幾乎很少公開談論股市的走
勢,不過在最近幾個場合,巴菲特卻罕見地提及這方面的問題,相當有創意地分析股市的
未來,財富雜誌的記者陸米思小姐碰巧在其中一個私人朋友的聚會,同時她也看了另一個
巴菲特公開演講的錄影帶,之後她將這些巴菲特的即席演講內容過濾整理後,交給他本人
過目略微增刪後對外發表。

以下是其主要內容: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 Pay A Very High Price In The Stock Market For A Cheery Consensus
Warren Buffett, 08.06.79, 06:00 AM EDT
The legendary value investor writes why now is the time to buy.

Pension-fund managers continue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s with their eyes firmly fixed on the rearview mirror. This generals-fighting-the-last-war approach has proven costly in the past and will likely prove equally costly this time around.

Stocks now sell at levels that should produce long-term returns far superior to bonds. Yet pensions managers, usually encouraged by corporate sponsors they must necessarily please ("whose bread I eat, his song I sing"), are pouring funds in record proportions into bonds.

Meanwhile, orders for stocks are being placed with an eyedropper. Parkinson--of Parkinson's law fame--might conclude that the enthusiasm of professionals for stocks varies proportionately with the recent pleasure derived from ownership. This always was the way John Q. Public was expected to behave. John Q. Expert seems similarly afflicted. Here's the record.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