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叫人「不要預測」,我想,這是受了「蘇黎士投機定律」的影響。我
覺得這本書,為了要寫到令觀眾印象深刻,很多定律用詞都太過火了,反而引
起很多問題。這個「不要預測」的定律就是一例。在這個定律中,我記得作者
還提到:「人的行為是『絕對』不可能預測的。」看到「絕對」二字,我想就
該打屁股了。

不要預測,那怎麼投機?孫子兵法曰:「廟算勝者為勝」。軍事同樣是在討論「
人的行為」,「不要預測」的意思是說,不可以有戰略,一切見機行事。打打
游擊還可以,真的要大戰,焉能不敗?

其實以定律討論的內容而言,他自己是主張預測的,只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不承認)。所謂「見機行事」,這個「機」的意思,就是根據「當下」所發生
的事件做短期預測。所以,當你看到行情不如你所預期的走法,例如本來看好
指數回測支撐,加碼建多倉,結果看到指數直接跌破上升中的趨勢線,還跌破
扣抵值,導致撐壓互換時,你會反手賣出,甚至放空。這還是在做「預測」,
因為你認為這個事件,將會影響後來的走勢轉空,所以才做那個動作。要不然,
在這之前一天,你看到對面的小狗換了一根電線桿尿尿,為何不「把握當下」,
立刻反轉部位?這是因為你認為,小狗在哪根電線桿尿尿,跟行情未來的走勢
無關。

我認為,該定律的作者所下的標題,應該是:「不要執著自己之前的預測。」
這才是比較正確且中肯的。人往往為了面子問題,不肯自打嘴巴,因而對新的
「可預測事件」視而不見。當然,換了這個標題,我覺得這一定律乾脆併入「
論靈活」那一章,定律又少一條了。其實以個人所見,18條定律,也許可以縮
到二三條。

以上是評論蘇黎士投機定律,以下則要討論一下,什麼事件才有預測的功能。

研究股市,除了「經驗法」,「冥想法」之外,比較客觀的方法,大多數和統
計有關。技術分析的預測指標,大多數就是統計學原來的做法,加以變化一下
而已。在板上,各位可以參考一下股痴兄的研究,那就是一種類似統計的方法
。而我一再推薦各位去看杜金龍的那兩本「技術分析在台灣股市的應用」及「
基本分析在台灣股市的應用」,這兩本書是少數台灣人寫的,具有參考價值的
股市書籍。

所謂預測,就是由一個事件的發生,可以推論出另一個事件也將發生。所以講
一個徵兆是否有預測的功能,時間的順序是極重要的。如果A事件之後,有相當
大的機率會發生B事件,那麼,我們可以說,A事件有預測B事件的功能。這個A
事件不一定是B事件的原因。但是,若A為B的原因,則A一定會發生在B之前。

統計學上,有所謂「相關性」的計算,所謂相關性,是說A發生,B也發生,之
間有關係。但是並沒有說明,A和B之間發生的順序,更沒有說明A是否為B的原
因。

當我們在尋找投機時所用的預測信號時,最少需要滿足「時間順序」的條件。
當然,若知道這是「原因」,則一定能拿來預測。但是,只是「有相關性」,
並不足以拿來做預測的根據。在我看來,大多數的技術指標,和行情之間只是
「有相關性」,但是「無預測性」,這些也可名之為「落後指標」。「落後指
標」不是不能應用,但是應用時,你要做一個最大的假設:「情勢未來也不會
改變」,所以單向箭號會變成雙向箭號。但是這個假設的依據,完全是你自己
的信心,這就和賭一樣。當然,很多人都「相信」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
認為這不是賭,而是篤定的預測。如果說,多頭行情會讓A信號出現,這個機率
達到99%,但是你要以A信號來預測「未來也是多頭行情」,機率和這個99%是
無關的,除非情勢不會改變(機率未知)。但是很多人會被這個99%誤導,擁
有過度的信心,而導致大損失。所以不是不能預測,而是要知道「你用的東西
真能用來預測嗎?」

by 怪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