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股價不代表投資價值

在未來幾年內盈餘是否繼續成長,是選股時重要的參考指標,這也是選股者能否成功的
第一步。

股價本身並不能完全指出你的投資是否正確。

你可能聽到某些人說:“我不投資股票,因為20元一股的價格太貴了。”

其實,他們可能付不起2000元去投資100股的股票,但事實上,1股20元的成本,跟股票
是否太貴根本無關,就像一輛30萬元的寶馬,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太昂貴,但是對這等名
車本身來說,價格還算合理。相同的,20元1股可能太貴,也可能不貴,這完全取決於
公司的盈餘表現而定。

如果公司今年每股盈餘是2元,也就是說你用10倍的盈餘——每股20元去購買公司股票,
其本益比既是10倍,以今天的市場來看,這樣的本益比是相對便宜的。

而從另一角度觀察,如果公司的每股盈餘只有20仙,則你就付出比盈餘高出100倍的金額
去買公司股票,此時,其本益比是100倍,20元1股的股價,恐怕就太貴了。

如果你將一大堆公司的股價加起來,再除上他們的盈餘,你會的到一個平均的本益比。

本益比是一個值得瞭解的選股工具,因為這個資料顯示,在一段時間內,投資人所認為值
得投資的企業盈餘倍數。

就算當市場上下起伏時,本益比的漲跌幅度通常在10到20倍之間。

一般而言,一間公司的盈餘成長越快,就有越多的投資人願意付比較高的成本去投資它,
這也就是衡勁十足的新公司本益比常常高達20倍,甚至更高的原因。

相對的,成熟公司的本益比在10到15倍左右,因為這些公司的成長比較緩慢,且它們也不
會任何風險高的投資。

有些公司的盈餘成長穩定,屬於成長型公司;有些公司盈餘隨著景氣好壞而起伏,這類公
司屬於景氣迴圈類股,如汽車,鋼鐵,重工業等。

景氣迴圈類股的本益比通常比成長型公司來得低,因為其經營狀況不穩定,第二年可以賺
多少完全視景氣而定,但這是很難估計的。

==

變化無常的經濟氣候

在經濟氣候裏,有三種主要的變化:一是熱絡,一是低迷,其次則是溫和。

過於熱絡的經濟氣候通常會使投資人相當緊張。
而低迷的經濟氣候又會令投資人垂頭喪氣。
投資人最期待的,是不冷不熱,溫和的經濟氣候。
這種冷熱適中的經濟氣候是最剛好的,但也是最難以掌握的。

我們先從熱絡的經濟氣候談起:

當景氣升溫時,人們很捨得花錢購買新車,新沙發,新衣服,及各式各樣的新產品……
商家為了不落入貨品短缺的情況,就不斷大量的生產,所以產品總是堆積如山,可是很快
就賣出去了……

這個時候,各行各業都能賺到大錢,失業率低,人們收入豐厚,對工作的安全感也很高,
人們的花費也達到高峰,絲毫不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滿意就買……

景氣過熱,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壓力,也就是物價上揚的壓力,這正是經濟學家最擔心的
事。

當人們對物品及服務的需求增加時,通常會導致原料和勞工的短缺,在供給不足,需求激
增下,將會導致各類物價上漲。

物價上揚的感染效應相當迅速,不管是商家或是工人,大家都趕著輪流漲價。
公司必須付出更多的錢給電力公司,原料供應商,及員工。
而工人雖然拿到更多的錢,但是他們也必須付出更多的錢才能買到物品。

公司為了滿足激增的消費人需求,就必須借貸支付公司的擴充計畫,以提高生產量。
同時,消費人大幅度擴充他們的信用額度,已買入他們想要的東西。
結果銀行貸款的需求增加,接著銀行貸款的利息也提高。

此時,股價和債券價格將是唯一往下調整的物品。
這是因為投資人擔憂公司的盈餘成長無法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所以撤出股市。

好景不常,熱絡的景氣通常不會永遠保持熱度。
受到利率高升的影響,景氣最後一定會冷卻下來。
大量貸款的人因為房屋貸款,汽車貸款及物價高漲下,無法在負擔新增的債務的情況下,
他們寧願延遲購買新屋,或者繼續開著舊車。

人們只購買一些必需品,如此以來,商家就無法將貨品銷售出去,倉庫的貨品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商家無不想盡辦法展開價格戰,來吸引顧客,以求清貨。
由於不需要那麼多勞力來生產貨品,商家只好大量裁員,導致失業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就是經濟蕭條的症狀了。
經濟蕭條的時期,公司的生意只會越來越差,每天報紙上都是些負面的消息。
一些公司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以供營運,那麼公司恐怕將面臨倒閉的危機。

很多投資者從經驗中學習如何度過景氣衰退的良方,就是在組合中大量持有抗景氣衰退的
股票,如雀巢、wal-mart,等消費股。

他們會避開景氣迴圈股,例如汽車股或鋼鐵股。
對公司和投資人而言,一個雙贏的景氣情況就是不冷不熱的溫和環境,但是這樣的環境通
常不會維持太久。

大部分的時間裏,景氣不是趨於升溫,便是趨向冷卻。

==

政府掌握經濟氣候的手段

對於經濟氣候,政府所能使用的控制工具相當多。

一般資本主義國家都有一個中央銀行,管理著全國的貨幣供需。

當景氣降溫的數度過快,它只會做兩件事:

1 - 降低一般銀行向中央銀行調度資金時所用的利息,一般銀行將可以借此降低借貸
成本,促使一般銀行降低對大眾的貸款利率。

這樣一來,人們便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借到貸款,用來購買房屋或汽車,經濟自然能夠恢復
生氣。

2 - 中央銀行直接把銀行輸入銀行體系裏,銀行因此就有更多的錢可以放貸出去。

如果經濟過熱,中央銀行就採取相反的做法:

1 - 提高利率。
2 - 把資金從銀行體系內抽走。

這些措施會使金融體系內的資金縮緊,利率上揚,這時候銀行貸款的成本會變得非常昂貴
,消費者便會停止貸款購買房屋和汽車的行動。

這樣一來,公司的生意越來越差,失業人數增加,商家想盡辦法銷價來吸引顧客。
當經濟冷卻到一定的程度後,中央銀行再度介入,降低利率和把資金輸入銀行體系中。
這樣的過程,一直在無止境的一再重複,投資者也因此永遠得為未來的景氣迴圈而擔憂。

任何股市老手都知道,要預測經濟氣候的方向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你必須認清一點:景氣的過熱後必會冷卻,冷卻後又會升溫,這個事實是恒古不變的
真理!

==

耐得住才是贏家

在平常的交易日裏,股市裏個股有漲有跌是相當正常的。

但是,股市偶爾會出現齊漲齊跌的特殊現象,也就是說,上千家的個股股價往同一個方向
驅動。

如果上千家的個股股價往上驅動,我們就說這是一個“牛市”(bull market),或是“
多頭市場”。

當多頭走勢確立時,10支股票中,約有9支股價上揚。

人們一窩蜂進入股市大量進貨,他們和交易員講話的時間,甚至比和朋友聊天的時間還多
,因為沒有人願意錯失這麼難得的好行情。

然而,物極必反,股市遲早總會走下坡的,這時,10支股票中,約有9支股價下挫,這就
是空頭市場。

這時候,那些在牛市里急著追漲的人,這時急著追跌,他們深信,今天不賣,明天會賠更
多,今天的價錢一定比明天好。

一般來說,當股價下跌10%時,我們稱它為“回檔”(Correction)。
如果股價下跌25%,我們稱它為“空頭市場”或“熊市”(bear market)。

對於一個投資人而言,一個長期的大熊市,是非常大的耐心考驗。
因為不管你的選股能力多麼高超,在大熊市中,股價還是會下跌。
而且往往當你覺得股市跌的差不多了,應該是進場買入時,股市又繼續下跌。

為了要避免熊市,投資人常常希望可以預期股市的回檔而提早出場,可是股市那裏能夠預
測得了?

結果就是,他們手上拿著一大筆錢,卻白白錯失進場良機,錯過大牛市的機會。

結論:

長期下來,短期波動炒作成就不了市場中的贏家,只有從頭到尾投資在股市,並且投資在
具有成長性的公司裏,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